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反思历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课标理念,是否有利学生的发展。同时,新课程也要求学生能改变学习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更多的关注教师单反面的反思,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参与反思,因此,师生互动式的反思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形成反思的意识,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养成一种教师教学反思与学生学习反思互动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打造师生双赢的有效课堂。
最近,我们通过学生问卷了解到,学生对学习反思知之甚少,从学习行为上看, 40%的学生不反思,33%的学生很少反思,26%的学生说不清,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新课标中对学生提出的“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称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师在这一习惯的引导和培养方面的欠缺,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反思指导行为不够一致,导致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反思严重脱节。
“反思型的教师教的学生才是反思型的学生”。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需要养成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习惯。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成与败,为了实现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我们课题组一致认为 有必要对 《师生互动式反思 引领高效课堂》 进行研究。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A、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反思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反思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点、解题规律和技巧,反思数学思想的领会和掌握,反思学习方法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不足和困惑。
B、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重点及难点的解决和突破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
C、通过双向互动的反思,师生互动反思,生生互动反思,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目前我们检索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反思”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和态势:国内外的已有的与该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在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萌发于80年代,大兴于90年代,目前正在西方国家的教学领域内盛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末,代表人物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熊川武教授,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著有《反思性教学》一书,并发表有关反思性教学的多篇。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重视,以反思提升教学品质.作为师生双向反思的一般模式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它本身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对学生来说,要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师来说,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经常性的反思同样是必要的。“师生互动是反思”既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又是培训师资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课题研究范围是我校6-9年级学生。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注重将反思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各项反思使教师“学会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自主探究发现者。
本课题研究与已有的相关课题研究的区别有:研究的具体范畴不同:反思性教学是在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的范畴进行研究,而本课题的研究,则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对教师和学生双向反思机制的研究和整合,以反思型教师训练培养反思型学生。研究的主体不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而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既有教师又有学生;研究的重点不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教师的作用,而本课题的研究则是在师生互动反思的基础上优化教师教法,优化学生学法,侧重于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反思能力的培养。
突破:创设教师主动反思的教研氛围,创造学生自主反思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双向互动式的反思探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努力打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
三、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师生互动式反思。具体讲就是教师反思是否已经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与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反思,反思学习过程,反思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与技巧,提高数学素养。通过一系列的“反思”,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数学,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互动式教学反思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研究依据: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 和动力,引导学生反思能够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一般的规律,并使之产生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就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反思意识恰恰是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教师在学生的反思中担负着引导者与评价者的重任,教师围绕学生的反思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可以顺利地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针对性,及时根据教学情况改变教学方法、采取矫正措施。因此,本课题研究,促进了课堂教学这一动态过程的良性循环。
其次,对学生进行反思习惯的培养,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以习惯研究带动能力研究,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能力、学会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获得成功体验、学习兴趣、深刻理解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到,反思既是经验的积累又是对问题的发现,也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从而产生了深层的学习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五、主要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 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激励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式反思,生生互动式反思,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地得到启发,从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
3、运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让教师在不断研究中养成反思习惯,增强反思意识;掌握反思途径,提升课堂教学行为;知晓反思方法,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构建师生互动式反思的有效课堂。
4、在反思型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培养反思型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共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二)子课题及具体研究任务:
1、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及策略研究
收集整理教师与学生进行反思教学和学习的个案研究,确定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策略。
教前反思——优化教学设计(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反思过去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写出教学设计方案,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教中反思——教师敏感的体察学生的反馈信息,明确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从学生的角度认识教师行为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后反思——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不只是提供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学习,而是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最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及策略研究
学生反思的内容有:①学习态度;②学习目标;③学习方式;④学习结果。通过课堂反思记录表,单元反思卡, 学习后记,作业情况反馈表,错题集等形式反思自己掌握了那些知识,反思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对老师还有那些建议. 反思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收获——成功的体验和经验有哪些;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如知识的掌握不够,或者解题策略不对,或者不会分析问题等),错误在哪里,如何弥补,是否有进步,与本人的预期目标相差多少等,通过学生的反思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反观自己的教学,从而引起教师的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六、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文献积累法:针对研究的课题内容,查阅网络和书籍资料,积累经验,学习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对我们的科研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制成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
2、调查研究法: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学习的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点。调查互动式反思实施后学生的发展情况,为有效教学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等实践中去反思、探索、改进、总结,积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从行动中不断总结出新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研究对象:课题组骨干成员及实验班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1.5-2011.8)负责人:李中怀 肖永华
1、召开课题论证会,通过调查、分析我校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对课题进行认真论证,确定课题研究的范围,细化课题研究内容,确定课题研究的详细步骤、实验方法、预期目标等,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制订出具体实施方案。
2、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学习相关理论,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动态,进一步深入理解反思教学的内涵,构思构建师生互动式反思机制的有效策略。
(二)实施阶段(2011.9-2013.7)负责人:肖永华
第一阶段:(2011.9-2012.2)负责人:张海霞
研究主题: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及策略研究
研究方式:调查问卷、课堂反思记录表,单元反思卡 学习后记,作业情况反馈表,错题集等。
过程要求:
1、调查问卷收集信息,获取学生反思现状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反思,养成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
2、小组每周针对学习反思进行讨论交流,形成一定的模式。
3、通过学生的反思记录情况,教师可以反观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4、结集教师教学随笔、优秀教学反思、优秀。
第二阶段:(2012.3-2012.9)负责人:于洁 于秀萍
研究主题: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及策略研究
研究方式:教前反思 教中反思 教后反思
过程要求:
1、调查研究教师反思习惯,获取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和养成效果,拟定活动计划,制定活动方案;
2、组织骨干教师在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3、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明确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增强教学针对性。
4、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开展一次教学设计经验研讨会,形成实验报告,并集结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集。
5、开展中期成果汇报活动,在全校推广交流成功经验。
第三阶段:(2012.10-2013.7)负责人:李景 秦晓静 王淑波
研究主题: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观摩、实施师生互动式反思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方式:教学诊断 交流对话 案例研究 观摩分析
过程要求:
1、加强集体备课,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在反思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
2、分阶段开展骨干教师互动式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实验,观摩交流研讨,总结经验,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完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指导、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反思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3、结集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秀教学反思、优秀,形成实验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3.8-2013.12)负责人:肖永华
对课题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对实验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课题实验的成功所在,整理相关资料,写出结题报告,形成师生互动式反思教学的课堂模式。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省、地、市许多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1) 学校对课题研究十分重视。本课题是与学生的发展成长与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直接相关的,也是学校的工作的中心。同时有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有健全的教科研制度和优惠的政策,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本课题组认为有能力完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2) 课题组成员都曾参加以前各个课题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一线教学的经验,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3) 围绕本课题我们还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提出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师生互动式反思”的认识和界定。
学校健全的网络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丰富的图书室,为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九、预期研究成果
1、增强互动反思的意识,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互动反思行为,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反思,体会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师生互动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反思总结,形成,并能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本课题计划两年内完成,希望第三年能在全市推广,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学术顾问将联系您,请通过好友验证
加学术顾问好友交流需求
学术顾问根据需求,介绍适合服务
为保障双方权益,签订正规合同
装帧、印刷,邮寄样书(依书号而定)等
根据初期商定,申请对应的书号
审稿、查重、润色、封面、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