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出书2大要素isbn和cip

作者:尚捷文化网2025-05-07 浏览量:419

  ISBN(国际标准书号)和 CIP(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是著作出书的两个重要要素,以下是关于它们的详细介绍:

  ISBN(国际标准书号)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即国际标准书号,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版ISBN由13位数字组成,分为5段,即在原来的10位数字前加上3位EAN(欧洲商品编号)图书产品代码“978”。这13位数字中,“978”代表图书,中间的9位数字分为3组,分别代表组号、出版社号和书序号,最后一个数字是校验码。例如,中国大陆的书号978 - 7 - 302 - 12260 - 9 ,978代表图书,7代表中国大陆(地区代码),302 - 12260为出版社号和书序号,9是校验码。

  作用:相当于书籍的“国际身份证”,确保书籍的版权归属,便于国际流通与检索。无论是纸质书、电子书还是音像制品,均需申请ISBN号。在职称评审中,ISBN是证明专著“公开出版”的核心依据。

  申请方式:由新闻出版总署分配给各个出版社,作者一般通过出版社来申请ISBN。

著作出书isbn和cip

  CIP(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即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是由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中心统一发放的数据,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和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CIP数据包含了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印张、出版时间、中图分类号(图书分类)、ISBN号等元数据。

  作用:是国内纸质书的权威认证标志,体现了书籍通过严格的出版审核流程。在购买或查询书籍时,CIP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了解书籍的基本信息,也便于图书馆、读者和相关机构对图书进行编目、分类、检索和管理。在职称评审中,CIP能提升著作的权威性,副高及以上职称多数单位明确要求专著需同时具备ISBN和CIP,尤其是正高职称,CIP数据几乎成为“硬指标”。

  获取方式:CIP是随着书号的下发自动产生的,出版社申报CIP数据时,必须要填报书名、作者及著作方式、出版者及出版时间、内容提要、ISBN号、开本、定价等项目。

  ISBN和CIP的关系

  国内图书若想在国内(不包括港台)发行,ISBN与CIP数据缺一不可。国内所谓的一个书号,实际是指ISBN和CIP数据,而不仅仅为ISBN。有CIP数据随之也就有了ISBN,但拥有ISBN号的书籍不一定有CIP号,比如一些电子书籍特别是国际标准书号,通常只有ISBN号而没有CIP号。纸质书籍通常同时具备CIP号与ISBN号。

了解相关出版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合著评职称需要出具什么证明

我要出版

注:学术顾问将联系您,请通过好友验证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