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成功出版《经典淡出之后》史学史

作者:尚捷文化网2017-06-06 浏览量:175
经典淡出之后

  内容简介:

  《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主要内容包括:章太炎、胡适等人关于“一以贯之”、的新说及争议、陈寅恪的文字意趣及其“独立精神”、有教无类:中古文化与政治的互动读陈寅恪隋唐两论札记、《古史辨》的时代语境和学理基础等。

  作者简介:

  一次宁静的革命:吴宓与清华国学院的独特追求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学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倾向就是胡适等推动的整理国故,不少人甚至以运动称之。这一后来引起较多质疑的运动,确曾一度风靡,大量老中青学者,都曾不同程度地参与。时在金陵神学院读书的朱维之于1927年观察到:年来整理国故的空气,弥漫全国。老的少的,莫不以国学为大事。各大学争前恐后地设立国学门或国学系,各杂志也纷纷置国学栏。

  这些争先恐后设立的国学机构中,成立在先的北大国学门在当时影响*。其他各大学的国学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整理国故和北大国学门的影响。不过,这样的共同之处,并不能掩盖彼此间很多明显的歧异。与胡适态度不同的陈独秀,稍早就曾对国学是什么提出质疑,他的结论是:国学本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对于一些真正接受了西方新学术取向的少壮学人,这样含混糊涂的国学当然是一个不能接受的学术认同。在一般人那里,国学的含混更使得提倡者不一定是受惠者。如朱维之所注意到的,整理国故空气弥漫全国的结果,乃是章太炎、梁启超的文章被钞写得洛阳纸贵。

  1章太炎本不认同胡适等人的运动;梁启超虽有跟着少年跑的意愿,却也仅半推半就,向被胡适看作与我们不同的他们。

 
了解相关出版服务
上一篇:探秘类编著《中国未解之谜》成功出版 下一篇:合著《政府的边界》成功出版

我要出版

注:学术顾问将联系您,请通过好友验证

最新文章
服务流程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