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庸》,是先秦儒家最早、最精密的哲学著作,堪称儒家学说的思想纲领和理论基础。它着力论述人生哲理,认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普遍原则是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本书《人生大智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中庸》中蕴涵的深刻人生哲理。 《人生大智慧》由郭庆祥编写。
作者简介:
世界艺术家名人协会副主席,中华国学会主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历任中学老师,生产队长,中型工业企业厂长。商业、文化、音像公司的总经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部主任。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社长等职。 1986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小说;1993年起出版《世界名人语典》、《生财之道》、《中国名校名师精讲系列丛书》;与人合编《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全书》,《教育小百科词典》等大型丛书,被国家教委图工委列为装备用书。策划责编的作品,五次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八次获部级奖;多次被中宣部等五部委推荐为全国百种优秀音像、电子读物。 著有“郭庆祥国学经典系列”《中华经典与智慧》、《人生大学问》、《人生大智慧》等书。
目 录:
前言
题记
一、中庸之道,中国人的思维准则
第一讲:道不远人,中庸之道,相伴我们而行
道不远人。“道”穿越历史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伴随左右着人们前行的轨迹道是依据规律,规范人们在人生正确道路上奋勇前行的轨迹道路圣是依据规律,引领人们在人生正确道路上奋勇前行的良师益友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是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客观中正;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适当、适中;是前后、左右、上下、内外、阴阳、正负动态之中的平衡庸,是用,是持之以恒、不可更改的坚守
中庸,是用中;是在动态中,恰如其分,不可改变,长期持久的用中;是在动态中持久保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状态中的平衡。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事规则
中庸不是中立,是“用中”;不是折中,是“适中”;不是调和,是“变通”;不是妥协,是“平衡”
第二讲:天命、率性、修道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国人的天命观:天命之谓性,是按照人本性的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由生动的人性天:凡不可思议,非人力所为,足以支配人命运的力量就是天命:凡不可思议,非人力所为,足以左右人命运的力量就是命天命:一是天赋,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二是命运,是人对之无可奈何的某种必然性的命运,是冥冥中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三讲:天命之谓性,人性本为欲
性,是指万事万物内在的性质和所具有的特点、本质、本色、本能、本性人性,指人类的本能、本性、本色、本质;人类的本性是欲;羡慕嫉妒恨,是人性的最好写照人性是欲;人之本能,是饮食男女;人之本性,是贪生怕死;人之本质,是贪心贪婪;人之本色,是纵欲懒惰;人之常情,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态,是欺软怕硬;人之常欲,是追求幸福和享受;人之常理,是追求公平和自由;人之常恶,是贫困饥饿和死亡
“率性之谓道”,依据生命宇宙的规律,顺其人性自然的延伸,遵循人的本性行事,就是道率性:是顺其自然之性,尽其性,任其性
欲,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动力,人类社会就不会继续发展,就会停止消亡
第四讲:修道之谓教,规范人生行为
修道,是按照人性的规律修身养性,符合人类共生共存共发展的道德规范教,是教化,通过人的修养达到的道德境界,从而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要知己性,则懂得如何修身养性;知人性,则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尽其性,则懂得不纵欲不贪婪;忍其性,则懂得不失潇洒自由;任其性,则懂得不固执己见;率其性,则懂得不天马行空
第五讲:君子依道而行,自察内省慎独,自我修身养性致中和的人生智慧
“中”是天下的大本,“和”是天下的达道。“中”的根本目的,是保持万事万物的根本,以求稳固;“和”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天下通行的达道,以求通达;“中和”的根本目的,是为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六讲:中庸的智慧,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适中,是时时处处追求动态中的居中、适中
中庸其至,民鲜能久
中庸之道,人鲜能行
第七讲:持之以恒,中庸可行
惟大智者,故能行中庸之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启示
选择中庸,贵在坚守
中庸难行,贵在持之以恒
二、君子之道,中国人的做人准则
第八讲:君子之强与坚守中庸
君子之强,和而不流的精神价值
坚守中庸,持之以恒,无怨无悔
第九讲:君子之道的广大与精微
君子之道,造端乎父母。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讲:道不远人,人皆可以为道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忠恕违道不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一讲:君子之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安然自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中庸之道
第十二讲:敬畏神灵的当代启示
国人某些人对于神灵,采取的是实用主义、行贿式的信仰人类由于对神灵缺少必要的敬畏,肆意掠夺资源,破坏自然和社会环境第十三讲:大德受命与中庸功效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第十四讲:仁政与礼制的继承与发展
仁政与礼制,父作子述的继承与发展
第十五讲:继承先祖遗志,达孝治理天下
大孝,是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的未竞事业发扬光大第十六讲:为政,以人为本;为人,以诚为本
为政之道,以人为本,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天下之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也。天下之三达德:
知、仁、勇。所行者一也:诚
第十七讲:九经,是治理国家的九条准则
治国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九,九九归一,就是一个诚字三、至诚之道,中国人的成己、成人、成物准则第十八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
诚者,天之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之者也学、问、思、辨、行的知行合一,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第十九讲:至诚之道的天地境界
至诚,是天地人之本,是成己、成人、成物的核心至诚无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至诚如神,防微杜渐,可以预知
第二十讲:至诚无息,孕育万物
诚者自成,成己、成人、成物的“内圣外王”之道至诚无息,孕育万物
中庸的功效,是大德受命;至诚的功效,是与天地共同化育万物诚,是天地运行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严肃的运行规则,一种自然而然的运行动力四、礼仪之道,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第二十一讲:礼乐制度与德合天人的哲学理念
至诚之道的理论与实践
与时俱进与圣君礼乐
第二十二讲:圣君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
圣君治理天下的“三重”: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规范文字。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君子之道“六事”的最高境界
圣人的光辉与天地日月同辉
第二十三讲:至圣和至诚,可与天地同
至圣之道的五种美德: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至诚之道,博大精深,成己、成人、成物之美德,接近天道第二十四讲:至圣的修养功夫
君子之道,简淡谨微的道德境界
君子之道,内省慎独的内修价值
至诚的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至诚的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畏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上天之德,无声无臭
注:学术顾问将联系您,请通过好友验证
加学术顾问好友交流需求
学术顾问根据需求,介绍适合服务
为保障双方权益,签订正规合同
装帧、印刷,邮寄样书(依书号而定)等
根据初期商定,申请对应的书号
审稿、查重、润色、封面、排版